top of page

懼怕死亡

  • 作家相片: 牙 穆
    牙 穆
  • 2月5日
  • 讀畢需時 2 分鐘

生命是不定,死亡是必定。

懼怕死亡


人並非被外在的事物煩擾,而是被內心對來世的意見和幻想煩擾。

例如,死亡本身並不可怕,懼怕只存在我們的心裡。

能有足夠勇氣去面對死亡並不常見。

對不能面對真相的意識而言,堅持痛苦的真諦似乎可怕和不能接受,但認識如何面對死亡確實有助於減低或消除我們對死亡的恐懼。

生命一旦開始,就如發射出去的子彈,直衝向目標一死亡。

明白了這點,我們必須勇於面對自然的定律。

若要活得自由自在,我們也必須擺脫對死亡的恐懼。

恐懼只襲擊那些無法理解自然定律的人。


佛陀在增支部(Anguttara Nikaya)里說,“恐懼萌生於愚者,而非智者。

”恐懼只不過是精神狀態。


尚記得科學里所教導的死亡過程嗎?

那只不過是人體的生理腐蝕。

我們不必要地讓不會發生的,出自想象或猜測的恐懼嚇唬自己。


一位著名的醫師,威廉奧斯勒爵士(Sir William Osler)這樣說:

“在我廣泛的臨床醫療經驗里,多數人在死時並不感覺痛苦或恐懼。”


一位資深的護士這麼說過:

“我感覺悲哀,多數人活著時受著懼怕死亡的折磨— 直到死亡的那一刻才瞭解到死亡其實就如生命一樣自然。

因很少人到最後一刻還是害怕的。

在我的經驗中只有一人似乎感到害怕—一個女人對她的妹妹做了無法彌補的邪惡行為。”


“人們走到生命的盡頭時,一些奇怪和美麗的事情會發生在他們的身上。

所有的懼怕,所有的恐怖都會消失。我常察覺到,當他們知道那是真的時候,他們的眼裡流露出愉快的諒訝。這一切都是大自然美妙的一部分。”


執著生命造成了對死亡不尋常的恐懼。

它形成對生命的強烈憂慮;也塑造了一個不會為任何事情,甚至是對的事情,而冒險的人。

他活在恐懼中,擔心著某些疾病或意外將車去他寶貴弱小的生命。

明白到死亡是無可避免的,那些愛惜生命的人將會誠心祈求自己的靈魂得以重生天國。

遭受恐懼和期望的猛烈打擊下,沒有任何人會感到快樂。

然而,這自衛本能的顯示難以藐視或忽視。儘管如此,我們還是有辦法征服這樣的恐懼。

忘記自我的概念,將愛由內心發出,例如參與人道救助,用愛心關懷他人。

經常警惕自己終歸會死亡及死亡不可避免的人,會熱衷於實現他死前對世人的義務,也必然關注今生與來世。能為他人盡力,你也將能釋下沈重的自私執著,期望,虛榮,我慢和自以為是。


生命是不定,死亡是必定。

——達摩難陀長老著


善仁善終服務

20年殯葬經驗

明碼實價|絕不取巧


最新文章

查看全部
生命是不定,死亡是必定

生命是不定,死亡是必定 這是一句眾所周知的佛教格言。 既然深知死亡是必定的,也是每個人必須面對的自然現象,我們就不必害怕死亡。 然而,我們大家都本能地害怕死亡,因為我們不知如何想象它無可避免的特性。 我們執愛我們的生命和肉體,因此發展成為太多的渴望和執著。...

 
 
殯儀流程|七個步驟完全了解喪禮流程|殯儀服務指南

殯儀流程|七個步驟完全了解喪禮流程|殯儀服務指南 減輕客人煩惱 係善仁的服務宗旨,家人離世難免傷心,家屬要為先人奔波勞碌辦理各類死亡文件,再加上喪禮大量細節習俗使家屬難以一時三刻能夠消化,以上種種因素導致家屬一頭霧水,使使家屬更加擔心犯錯。 善仁殯儀服務,就係你想要既服務。...

 
 
點解新山不過社?拜新山時間及拜山禁忌原因

點解新山不過社?拜新山時間及拜山禁忌原因介紹 什麼為之新山? 山墳有新舊之分,不論骨灰龕位或是山墳, 於安葬後的第一年謂之「新山」 。 什麼叫作春社? 春社 是華人的傳統節日, 古時是祭祀社稷感恩土地的大日子 ,很多男女會於這節日狂歡。 春社是在那一天?...

 
 
bottom of page